台灣網路青年論壇專欄

關於社群網站對生活的影響:個人的觀察筆記

陳品叡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
工藝設計學系

 

是個大一的菜鳥,生活被科系塞的滿滿滿,最近有了與社會脫節的感覺;高中曾經是辯論隊的成員,可以對一件事有自己的想法並且侃侃而談,喜歡到處看看,卻也疲於讓自己沈浸在一般生活中。

已經忘記什麼時候開始,網路滲透了人們的生活,人們對網路的依賴一天比一天多,不單只是因為在資訊量龐大的世界中,可以很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;人與人之間分享生活的方式多了更多選擇,臉書、LINE、Instagram、微博⋯⋯各種資訊的流通速度也變得更加快速,但是這真的是好的嗎?

首先,我並不想否認網路帶給人們生活的正面影響,例如各種方便性、各種資訊的觸擊率的提升等⋯⋯但是常常在生活中看見的還是各種不是很好的現象,包括了低頭族的大量出現:每天都能目睹到這些人危險的行走在路邊,馬路上,對周遭的事物都不甚在意,好像全世界都必須讓他路一樣;邊騎車、開車邊滑手機的人也是,身邊也有許多人因此而出車禍;這些現象多是自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成為生活常用工具後所發生的,而更多時候身邊不會這樣的人,大多都是因為手機沒有網路,單純透過個人觀察歸類。

再來例如:長輩們非常容易相信網路上的各種資訊,有些是朋友轉傳,有些是自己在未知的網站中看到截取的;並不是說吸收知識不好,但是卻因此讓生活變得必須步步為營,而網路世界的文章常常危言聳聽,長輩們也就字字信以為真,例如:什麼東西吃了會生病、什麼東西用了生活會很方便⋯⋯身邊許多年長者,尤其是外公外婆那輩的人,時常轉傳很多這樣的訊息,有些與所學有衝突,在各方面查證後並非如此,或是其實並沒有這麼嚴重,沒有這樣的效果,卻往往無法說服他們接收對的訊息;也並不是說他們的聽聞是不對的,但是思辯的學習讓我有了處處懷疑的習慣,即使在網路上的訊息也不該這麼輕易相信,多方查證後再為之影響生活也不算遲,但是或許對於使用網路的老一輩 人來說,透過網路這種神奇的東西接觸到的大千世界,一方面感到新奇,一方面或許也感到害怕吧,所以長輩在網路中遭詐騙的新聞也是存在的,或許對生活多了一份不確定感,才容易相信什麼。

近年在臉書上,非常盛行一種「匿名貼文」的社團,顧名思義就是不會有人知道這篇文章是誰寫的,是一種不記名的貼文方式;我曾經也很著迷這樣的「遊戲方式」,當自己羞於表達意見,或想發表意見卻不想出風頭,或甚至想要「黑特」(hate,討厭特定的人事物)人的時候⋯⋯這時候沒有了會被大家看到的壓力,發文內容就開始肆無忌憚了,漸漸的忘了要顧慮別人的感受,忘了自己面對的也是人,有人遭受「黑特」後承受極大壓力而想不開的狀況也時有耳聞。原本只是以抒發為概念而興起的文化,居然演變成一種暴力行為,從那時候開始我便停止使用這種功能;或許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面刃,在與時俱進的同時,不能忘記使用便利的產物的,終究是人類,不能忘記人性也必須存在其中,而非藉著不斷進步的社會,製造更多的麻煩。

文章刊載內容或觀點不代表本中心立場

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,100臺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4樓之2
TEL:886-2-23411313,FAX:886-2-2396-8832,版權聲明,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